BeFor Web
为网而生 - 关注互联网及移动端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

⌈随笔⌋ 柳岸闻莺与读书笔记

⌈随笔⌋ 柳岸闻莺与读书笔记

九月下旬了,活生生又是盛夏的模样。

上个周末跑去杭州度过。原本计划着晚间去到西湖北岸(保俶路方向)那个二层星巴克坐坐写点什么,似乎是蛮久没写字了;结果鬼使神差地就去到了柳岸闻莺那一侧,赶上淘宝造物节刚刚收摊儿。

东岸这边果然还是游客众多,夜里将近十一点才清静些;窝在岸边的亭子里看着湖水,黑洞洞的;水里有噗啦噗啦的声音,像是鱼在跳。

超喜欢这样的情景。

而嘉里中心的声音小镇不再售卖咖啡了是怎么肥四。收了一张 Benny Goodman 的黑胶也算意外收获。

似乎《设计体系》相关内容告一段落之后心里想要给自己彻底放个假。除了一些个人事务之外,很少产出,反倒是调整到读书的状态了;难得有新书可读,更多时候是在回顾老书。

新书如之前在朋友圈推荐过的《用户思维:好产品让用户为自己尖叫》,英文名 Badass: Making Users Awesome,书如其名,可达其意。算新吗?

而老书方面,同样如在朋友圈所讲(我发现从日常在朋友圈里发的点点滴滴当中汲取随笔素材真是一路子诶):

每年读一遍产品设计经典基础书籍,从最初的获取知识,逐渐演变成将书籍作为知识框架来整理和回顾过去一年在工作中的林林总总;因此记录笔记的时长也远远超过真实阅读;以此来沉淀、正念、回血,重建失落的理想。

就这么回事,展不展开去说都没太大所谓。《用户体验要素》、《关于脸》、《化茧成蝶》、《结网》,这些都属于我所说的自带框架属性的“老书”。确实,与多年前第一次读这些书相比,再难有那种汲取新知的解渴的感觉,但如今的目标已不是获取知识,而是参考这些经典书籍所提供的框架来梳理自己在过去一段时间的所得(通常以一年为周期)。

说起来真的够“基础”啊这些书,是不是?“基础”这个词如今不太敢轻易拿出来用,因为当你和他人表达“这些都是设计基础,为什么会出现决策失误”一类时,他人会将这种表达理解为“不尊重”;我更喜欢“Essential”这个说法吧,基本的,本质的,根基的,重要的。

回顾这些所谓的入门书,我真的不敢说自己过去这些年里的工作历程有做到很优秀;距离这些“基础”,仍然有优化和标准化的空间;不知各位如何。

期间很多时候是在对着一页书发呆,因为实际并没在“读”,而是在头脑中回忆着,整理着,不时想到“对哦,那个项目里面如果这样处理会更合理”或是“那时自己所坚信正确的策略现在看来确实有些狭隘和盲目啊,还是黄老板牛逼”一类;精彩的经验也可以记录下来,所谓读书笔记,实则是自我复盘;不再是摘录书中的精彩词句,而是写项目小结一般,或是发散去想象如果现在重新来过的话,哪些地方会做的更加合理,这样。

不知这是否还算读书笔记,不过也没有所谓的样子了。

说到这里想起去年这个时候似乎也有聊过读书的话题,大意应该类似,不大记得;总会有朋友问到推荐书单,我猜我真的给不到一些出乎意料的、可以让人感到精彩的答案。如刚刚所述,值得读的新书怕是不多,如今大家都玩起了概念;更多时候是在通过老书梳理自己的经历,整理、沉积一些东西;而这些老书的书单真的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获取到。

就到这好了;这才像随笔;篇幅和时长都恰到好处。耳边朴树唱着“就让我沉入黑夜,Baby,До свидания”。

“再见,宝贝儿”。

C自制的 WireframeKit for Sketch 线框稿风格组件库已升级至V1.1,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