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For Web
为网而生 - 关注互联网及移动端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

⌈随笔⌋ 被产品征服到佛系的用户

⌈随笔⌋ 被产品征服到佛系的用户

近两日都在抽调凌晨时段记录这些文字。工作固然忙碌,却也有自己的状况在里面。毕竟昨晚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去看了 Slash 与同谋者乐团的现场,只有靠牺牲睡眠资源来弥补。

上一次见叔还是六年前在梅赛德斯那边,如今叔也已54岁,弹的却比前些年更加坚实有力也是令人惊讶;整个团队也更加紧凑一体,力量感十足。相当之尽兴。

Slash featuring Myles Kennedy & The Conspirators

去年11月因为个人事务无法赴台北看枪与玫瑰,非常之遗憾,但这次真的弥补到大半,也是值得庆幸了。

好了说正经事了。近来在做改版,以及部分高优先级体验痛点的优化。哔侧产品,某职能部门相关管理平台。

整体的走查与优化流程应该与产品设计思路相仿,完成信息架构和流程逻辑层面后,再逐渐进入页面框架与细节交互/表现层面。

之前一篇随笔,“不懂设计的老板”,便是发生在前两个层面的梳理和重构过程当中。挺有意思的,记录这些事儿。链接在文末。

一旦进入细节层面,需要考量特定页面中的信息呈现及交互合理性时,一手信息往往不再来自于可以清晰洞悉产品价值与设计决策内在关联的老板,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也不来自于设计师的“专家走查” - 实际用户才是在真实场景中与一系列触点进行真实互动的人。

于是联络到公司相关部门的同学。不便于实境调研,仅简单线上访谈。未将改版相关事宜详细告知,不希望在非正式访谈当中将没必要的认知负担强加给对方,仅以“了解系统使用状况”的姿态进行了询问。

我猜一定会收割到很多吐槽,从而帮我验证一些假设。我猜错了。

真实的用户反馈

第一位同学给到的反馈:

之前觉得有问题;慢慢找到使用方法啦,目前来说已经习惯了,还行~

听上去小开心,甚至让人心疼。不排除访谈当中典型的讨好心态。找到方法了,关于如何寻找信息、使用功能,还是如何去适应问题?任何一种都不像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状况。

第二位同学:

每天都用的话其实是被它征服了。

亦悲亦喜,不喜不悲,已然佛系。

你显然能从字里行间得到“不那么好用”的信息;但“怎样都已经习惯和接受了吧”的态度还是让我讶异。难道不该趁机吐槽吗?设计师未必能把自己代入到真实而复杂的业务场景当中,但至少界面层面一些显著的问题可以走查到;一些典型的低效、重复、高成本的信息识别与操作问题可以日复一日的安然接纳?

事实就是这些真实用户接纳了工作效率折损的现实;他们主动或被动地适应了工具。

所以呢

调研工作本身当然需要继续挖掘,通过一些简单的引导,仍然可以帮助他们“回忆”起当初和现在的一系列痛点。让我念念不忘的却是“被产品征服”这件事本身。有着怎样的结论?我不知道,我能看到的点大致包括:

  • 产品确实提供了用以解决真实问题的基本能力。不然无从适应。
  • 产品尚不能在一些关键行为路径当中提供最为高效的解决方案;用户适应的仅是相对低效/非易用的功能。
  • 用户进而适应并接纳了相对低效/成本较高的工作方式。
  • 团队工作价值与质效折损,公司运作成本被潜移默化地提升。
  • 曾经令用户感到不适的问题不会随着他们的适应而自动消失;放任一天没有解决,用户及产品服务提供者的危机就会存在一天。
  • 对于没有自主选择自由的用户,存在着从“不适”到“适应”的过程;若有选择自由,则会成为竞品的用户/客户。

在特定阶段针对架构与逻辑层面的集中式的改版,以及持续的迭代优化,是产品进行阶段跨越的途径,也是长期的必需要务。别让用户被问题征服到佛系,他们受不起,我们同样。真实市场中的用户也不会乖巧到能够被征服。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