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叨 - 关于 Apple 设计大奖、App 开发、读书
印象里曾经写过一些叫做“念叨”的东西。拿捏不准,自己在 Beforweb 里搜,确实,且大体都是在 2015、16 年。竟是十年前?话题也零零散散,Sketch、iOS 开发学习、村上春树、音乐,不一而同。自己也感到了时代感。回头看看今天的标题,似乎也没太大不同狸?
确实。咦。中间这十年就不曾写过闲言碎语?印象里那些年的闲言碎语可是不少,莫非都叫做其他名字,例如“随笔”、“What's Been Up”一类?Same story different day 一类的。我距离十年前似乎也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遥远。
那么,我要开始念叨了。
Apple 设计大奖
即 Apple Design Awards。十年前能想象这会与自己未来的工作直接相关?今夕特别在 Beforweb 记录下来,实属因为今年中国本土在 App 方面产生了两位 winner。这确是极不易的。引用凌晨自己的pqy:
“恭喜今年 Apple Design Awards 的两位本土winner!恭喜 CapWords 获得“乐趣横生”大奖,恭喜淘宝获得“出色互动”大奖!有幸一路见证两个团队的用心与努力,你们实至名归。我们还有更多卓越的设计要让全世界看到。”
且大奖得主之一就在 Beforweb 群中。
就是如此。我努力回忆上一次如此开心是在何时。继而努力感知着虽并非自己的产品但有着自己的心或价值观或理念或专业知识或态度或热忱或类似的一些什么融入在其中并得到超乎寻常的认可时的幸福感。
各位可以下载来“CapWords”把玩,或戴上你的 Vision Pro 逛逛淘宝。他们真的很不错。
App 开发
翻开 2015 年 9 月那篇“念叨 - 关于年轻的朋友、咖啡、iOS 开发学习”,看到十年前的自己如此写:
“只是我从来没想过要放弃这件事,哪怕逐渐认识一些靠谱的开发同学有可能进行合作,内心却也始终相信硬通货攥在自己手里才有生存保障的道理。你看,其中的道理蛮简单朴素的:虽然外部条件相比过去并没有本质的改变,困难因素依然大模大样的摆在那里,甚至还变多了,但如果尽力保持学习,搞不好将来还是有可能学有所成的,无论三五个月还是三五年之后;如果放弃掉,则无论过去多少年都完全没可能了。坚持就尚存一丝希望,放弃就完全断了念想,显然选前者罢。”
于是对十年前的自己说:恭喜你没有放弃。从 2023 的年终总结宣布“嘿,我又开始写 App 了”直到如今,已经在写第四个了。当然无非满足个人诉求的若干小工具而已,且因工作性质而无法真正上架 App Store。但我庆幸在不再那么凶猛码字后并没有虚度时光而是终于让自己掌握了比码字更实在的真真实实的闭环创造能力。
在入行将近 20 年后,我终于实现仅依靠自己就能完成产品的创造了。而此刻已两鬓斑白。这倒也没有。
看着自己写下这些却又有了时代感。谁还会学写代码学 App 开发。难道不是有一张嘴就能让 AI 帮你完成一切的时代?咦,确实。我吭哧吭哧写出一个 App 的时间,足够善用 AI 的朋友们写出几十个 App 了罢。
但我所学到的,就是我所拥有的,是无论任何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无法夺走的。自己完成一切,是又酷又爽的事,相信我。
设计师也完全可以学习和掌握 Swift 与 SwiftUI,这是属于自己的东西,相信我。
读书
近半年可是没少读书狸。和 Beforweb 读书试验群的建立不无关系。和人生不无关系。总之是从一本《悉达多》开始几乎读了所有的黑塞后,进而此刻在读更多毛姆、加缪。甚至,甚至回到了村上春树的一本本随笔集,仿佛十年前,一如“念叨 - 村上接力之书单分享”。30岁出头时的自己一本接一本的读着村上的随笔,历时约莫有将近一年?
而如今更多在将村上老师的书作为某种调剂和放松。在读其它之余。像微略的毛豆与清酒,在铺天盖地的犹如在烈酒中注入浓墨与油彩般的黑塞轰炸之余。
甚至为了能在读墨水屏时方便把书摘卡片分享到读书群而写了个小工具 App。无非为文本选择版式布局及配色一类。却也顺手满足了十年前的一个小愿望。那时付了六千块钱给公司的一个 iOS 技术同学帮忙而终未有成果。现在自己随手写写就有了。这倒也不至于。
结语
被开发者们的精神及斩获的荣誉感染到老泪纵横,想想写字这件事终归不至于变得陌生,便又有了如此三言两语而不知所言之当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