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For Web
为网而生 - 关注互联网及移动端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

2018年度正经事儿复盘

2018年度正经事儿复盘

记性不行了,自己专门到后台寻找一番,确定去年没正经立过什么旗子,放心了。

超戏剧性的一年哦。找不到更贴切的词来形容。于是揣摩着年终复盘究竟该从哪个维度来进行呢。不想过于个人化,太多有的没的连自己都不是很想回忆起;所以主要还是盘点一下这一年的正经事儿吧,包括个人产出、推荐书单等等;对老朋友们是个交代,同时也便于新朋友们了解过去可能错过了的内容。

Beforweb 走过了七年,感谢各位的陪伴

粗略统计一下呢,2018年共发布了103篇公众号内容,除去一些组件库相关促销信息,约莫有90多篇正经东西,自己还算满意。其中,有一小部分是播客方面的尝试,后面详述;也有几篇来自合作作者的文章,将来或可继续扩大合作规模;同时今年年初开始挂上打赏码,这一年下来收到了好多朋友们的咖啡支援,我在这里再次感谢各位~

接下来是一些重点内容的回顾。

《设计体系》全书翻译

似乎整个夏天都浸泡在这件事当中。漫咖啡是我家。翻译到心力枯竭时便去露台抽两根,即将崩溃时就换到附近的其他咖啡店继续。进行到第七章时一度无法坚持下去,在雨中一路走到星巴克,进门的瞬间决定跑去 Rongki 的工作室玩,一边和那些创业的朋友们聊天,一边把自己灌醉。

我不知道凌晨四点的洛杉矶是什么样子,但我知道夏天夜里有多少无所事事的人坐在全家便利店的餐饮座位上几个小时几个小时的刷抖音。说起来,全家在夏天推出的西柚味冰美式真的好喝又解渴。

几乎爱上这种海盗般的日子。还好最后有始有终地完成了全书翻译。我很喜欢经过一番艰苦的工作后将作者的思维印刻在自己头脑中的感觉,希望这套译本也可以为各位带来一些参考价值。遗憾的是,和《触类旁通》不同,这次只能作为非官方版本发布在公众号,无法实现出版。有兴趣回顾的朋友,可以访问公众号“Beforweb”-“推荐阅读”-“《设计体系全书》”进行阅读。

此外,虽然也整理了一套全书译文的 PDF 文档,但目前仅作为赠品随着新上架的 Sketch 组件库提供,不便直接放出,还请理解。那说说组件库吧。

WireframeKit “Social”与“Impart”

附赠《设计体系》全书译文 PDF 及 Sketch 中文数据源

2017年初上架了第一套线框稿组件库,即 WireframeKit for Sketch - iOS,直到如今仍在保持免费更新。今年,又以“iOS”库为基础,产出了两个新库,“Social”与“Impart”。

其中“Impart”源自我当时和鹅厂老同事合作的一个小小的概念设计项目,关于艺术画作与创意灵感分享。

期间,在线框稿阶段,我基于“iOS”库封装了一系列典型的内容类组件,例如图文卡片、人物信息、日历导览等等,并进一步优化整理成库。这也是第一次尝试提供更加模式化的解决方案,用于满足某些特定类型的设计需求。

而新近上架的“Social”库,则是将这个思路运用到了某种极端,即完全基于市面上的真实产品,聚焦于主流的社交类设计模式,提炼了大量典型元素打造而成。

我之前在实际工作中对接社交内容类产品/模块时,大致就是这样基于“iOS”库来封装出各种典型的社交类组件,才能比较高效地运用到线框稿制作当中;“iOS”库自然具备更高的灵活性,而针对特定产品类型的库在实战当中则更加易用。

“Social”的制作历程漫长而完整,相比于最初的“iOS”库,我收获到了更多的经验;期间零散记录了很多思路和 tips,会以“组件库物语”的形式分享,目前己经做过三期,包括:

希望接下来可以为各位带来更多关于组件库与 Sketch 的方法心得;或许还会尝试些不那么一样的形式。

播客系列 - FM7210

说起“不那么一样的形式”,就想起播客。今年下半年,FM7210正式开播。两开花。

从一开始的紧张肝儿颤,到举着手机放歌作为BGM,再到“黑胶夜聊”,也是一点点的从容自在了起来。有段时间甚至乐此不疲,上瘾于那种自由自在讲话的感觉,下班到家冲个澡就立刻开录。

因为懒得编辑,每期都是从头到尾一遍过,也是有趣的体验,好像大学时录乐队 demo 那样。所以这和直播有什么不同呢如今回顾起来我这么寻思着。直播还能互动起来。

一轨斩

略遗憾,进入《设计体系》翻译季之后,就再无暇且无心力去做播客系列了,整个人都自闭了呢;关于那段时间“翻译综合症”的问题,也在某期当中聊到过。曾经做过一期索引,如有兴趣收听如下完整系列,可以直接在喜马拉雅搜“C7210”。按时间倒序:

  • 设计翻译综合症
  • 姆爷不丧,改版不慌
  • 旅途,无法降落的台北
  • 我爱这十三年来的学习历程
  • 有问有答:一辈子都要做设计师?
  • 对我影响最大的书,及自学往事
  • 关于黑胶唱片、文青与设计体系架构设计
  • 关于消费后的意见反馈
  • 终于有背景音乐了
  • 关于设计的小故事,以及好书推荐

读书

时常会有朋友问到有没书单推荐一类,每次我都半推半就扭扭捏捏的提到那么几本;其实除了公认的经典以外,更多选择还是取决于个人的特定状况。不过在这里认真理下这一年里完整读过且认为值得推荐的书好了;并不局限于专业领域。

  • 《设计体系》(英文原版、我译版)
  • 《破茧成蝶2》
  • 《用户思维+:好产品让用户为自己尖叫》
  • 《从点子到产品》
  • 《新零售的未来》
  • 《新零售时代》
  • 《设计中的设计》
  • 《为什么设计》
  • 《日本的设计》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二周目)
  • 《搞定(GTD)》三部曲
  • 《软技能:代码之外的生存指南》
  • 《优秀到不能被忽视》
  • 《抉择时刻》(二周目)
  • 《假如真有时光机》
  • 《极简主义》

个人知识管理体系

说到《搞定》三部曲,今年秋天着实花了一些时间去整理了自己一直以来零零散散的知识管理方式,将日常接纳与产出的信息划分为“外部资讯”、“工作文档”、“想法/备忘/事项”、“读书笔记”等类型;大体依照 GTD 的思路,将信息处理流程设定为“集件”、“处理”、“执行”、“回顾”等步骤。

每一类信息、每一个处理步骤都会涉及到特定的软件工具;基于自己常年的习惯,以及特定的需求,目前所涉及到的主要包括:

  • iOS 备忘录
  • 全平台 OmniFocus
  • 全平台 OmniOutliner
  • 印象笔记

听上去条条框框的繁琐且复杂,但当你需要处理的信息与事项确实复杂到一定规模时,逻辑严整、功能精确的框架体系着实能够帮助你构建高效的外脑,减轻碎片化的压力,提升事务效率。希望有机会也可以将相关的心得与方法分享给各位吧。

其他

除了保持产出,今年还与很多在创业路上的朋友们进行过交流,花了很多时间去听,去聊和体会 - 视野的宽度,思考的深度,决意的态度 - 会让你觉得,即便自己目前不会选择走这条路,但看待行业领域及个人发展方向的视角会变得更加多元化,似乎充盈着各种可能性。相比之下,那些我们在厂里司空见惯的蝇营狗苟、是是非非,真的不值一提。

如前所述,仍然要尝试一些新东西。总不能不去尝试新东西。我不确定播客的形式还会不会继续,但我很希望可以在2019年进行视频教学及直播方面的尝试(终于),并且也在和若干朋友规划此事;喏,立了个旗子;我还不大了解这里的规则,不过没关系,与七年前刚刚开始做 Beforweb 时的心情没什么不同,我玩我的,且尝试自认为有趣的东西,希望能同时为更多朋友带来些学习和参考价值,仅此。

诶好像说着说着就进入了结语的语境,年初无锡大雪之夜的朴树现场啊、今年收了多少唱片啊一类都没有提到呢;关于职业、行业的洞见与期许也完全没有嘛。这个真没有。珍惜当下光景,做好眼前事,规划上两三年,仅此。

自微信改版之后,我便暴露了冷兔资深粉丝的身份。今天看到他们发了新表情:冷兔宝宝抱着襁褓中的“2019”,边摇边哄着说,“2019你要乖,不要搞我”。

Good l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