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样看996 »
本文节选于优设网发起的访谈,“设计师如何才能摆脱996?来看高手的经验!”,我有幸与罗子雄、大熊、做设计的面条三位老师共同参与了问答讨论。
以下是我个人的部分,仅代表个人看法。
本文节选于优设网发起的访谈,“设计师如何才能摆脱996?来看高手的经验!”,我有幸与罗子雄、大熊、做设计的面条三位老师共同参与了问答讨论。
以下是我个人的部分,仅代表个人看法。
编者按:各位开工大吉,不知有没利是拿?春节假期很快就过去了,最温暖开心的是过年本身,还是年前最后一两天那样轻松安心告诉自己“一年的辛苦结束了”的氛围呢?我似乎更怀念后者。
新年伊始,一篇有点意思的译文,来自合作作者 Qmy,一位“渴望快速成长的好奇产品宝宝”。自从年初开始招募合作作者,认识了越来越多的业内朋友;以文章为媒介互通有无,也是一种很有趣的沟通体验。招募长期开放,有意愿尝试的朋友也可以通过招募启事了解详情;感谢,祝新年大吉~ - 编者人格的 C7210
近两日都在抽调凌晨时段记录这些文字。工作固然忙碌,却也有自己的状况在里面。毕竟昨晚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去看了 Slash 与同谋者乐团的现场,只有靠牺牲睡眠资源来弥补。
上一次见叔还是六年前在梅赛德斯那边,如今叔也已54岁,弹的却比前些年更加坚实有力也是令人惊讶;整个团队也更加紧凑一体,力量感十足。相当之尽兴。
又是一个白天湿热如夏,晚间秋意尽显的周末。我非常乐于抱怨这魔地的天气。
戒掉朋友圈已经第三周了,期间在每个周日会弥补一些,然而在平日越发觉得可有可无了。起初进入微信每每看到“发现”tab上的红点就会骚动,日子久了也便熟视无睹起来,甚至有种“排除毒素一身轻松”的感觉不知怎么回事。有谁知道前面这八个字是过去哪家药品的slogan吗?
上周末和优设的同学做了一期访谈,关于个人职业经历、交互与产品设计观念、ISUX团队、音乐与生活等等方面,又是那种写着写着又收不住的感觉。自己也发现了,只要不是做译文,就怎样都想把脑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叨个明明白白,每每搞的脑浆好似要从耳洞流出,自己也是难过,但乐此不疲。
而本周又恰巧读到这样一篇Jeffrey Zeldman访谈 - Interview with Jeffrey Zeldman: A Candid Look at the Life & Work of a Web Standards Pioneer。宗师级Web设计师的心声,而且如作者所说“充满了个人化与直率的色彩”,读过之后无论如何都想拿来在本周做掉了。其中一些关于创业伙伴和他们举办的设计大会的内容,在主题上略偏,也就过掉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访问原文。下面进入译文。
任何从事互联网设计工作的同学或许都听说过Jeffrey Zeldman的大名。作为现代互联网标准的最大贡献者之一,他在Web这个行当里做事的时间怕是比我的活过的年头都长。
能对他进行访谈,并将他对职业、生活及互联网设计的深挚热情分享给各位,对我来说是非常幸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