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有意义的动效解释应用的交互机制 »
现在是周五晚间,因为仍可预见周末事务巨多,就分摊到前面来更新。一天没干正事儿,团建日,做布丁、三文鱼沙拉,击了个剑,吃了点肉,这样,肚皮略满足。
回来坐下又开始寻思做事与日常摩擦力的事儿。我忘了以前有没念叨过,2005年这个时候,那时刚刚毕业,天天在徐家汇卖手机;每天18:30左右收工,骑车回到小出租房约19:00(那时中山公园附近两室一厅一个月只要1600),在超市买俩饭团子,到家扔微波炉里,同时快速洗澡,出来取出饭团子坐在空调扇前面边吹边吃,有时也会来一罐冰啤酒;完事立刻进入学习状态,这时也不会超过19:30,接下来就是PS AI一类各种学(都是当时VeryCD上下载来的国外教程),一路学到夜里一两点,继续喝酒把自己喝晕,躺倒。
那时的生活现在看来是何等的轻盈...几乎就是想干正事儿立刻能干起,闲杂事物几乎不存在的状况。其实如今在生活中很多莫名的烦躁与焦虑,在自己看来多半也是因为渴望却难以回到那时的状态所造成的。
念叨半天这些事情跟眼下的正事儿也一点关系也没有。这周的话题关于动效;我是个,怎么说,对动效的使用较为谨慎的,人。越是炫酷当道的年代越是这样;因为在我个人看来网上到处能看到的那些“动效典范”多数其实都很晕...一些主打这些元素的应用真的拿到手里用起来就觉得视线无法聚焦,缺少让人觉得安全稳定的落脚点。当然有好的一面,譬如有趣带劲的印象、科技感等等,但我仍觉得得不偿失。关键问题还是在于动效的使用动机是怎样的,是否真正有意义,无论理性还是感性上的意义。本文内容就是围绕这样的观点,通过真实案例来讲述的。正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