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For Web
为网而生 - 关注互联网及移动端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

优秀的用户体验设计师应该做好的五件事 »

一大早又梦到了南开中学。一如既往的回到那里见了老朋友,然后一起去后街淘打口磁带和杂志。梦境中的情节没有让当时的自己感到哪怕一点点的时空穿越,只觉得一切都很真实而正常,反倒是醒来之后感到眼前这一切有些突兀,空白了几秒才想起自己正躺在哪里。

静的几乎连小猫睡觉时喘息的声音都能听的到。把这篇译文放上来,然后去放放空。回头看看一直以来做的内容,似乎能够发现自己所走的路径,也能够回忆起在某些时间段内发生了什么,导致自己关注的方向产生了怎样的微调,blah blah...没有欲望多说什么,觉得什么东西关闭掉了的样子。进入正文吧,小小的一篇东西。

谁都会画线框图。当我(英文原文作者)的朋友们谈到自己的产品idea时,我会鼓励他们拿起纸和笔,通过草图来交流想法。他们觉得这种做法很棒,可以帮他们把头脑中的想法落实到实际当中。

真正的用户体验设计师并不是由画线框图的能力所造就的,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得怎样处理回馈信息,怎样验证想法,他们懂得做调研和迭代。他们知道草图和线框原型只是整个设计流程当中的一小部分,它们是调研工作的结论产出,是用来做沟通的信息载体;它们有可能被放到演示文档当中供产品、设计、技术开发等相关人员进行交流沟通,也有可能以高保真或纸面原型的形式被用作可用性测试。

将产品在移动应用市场中推向成功的十点建议 »

话说最近忙的倒是有些昏天黑地了。和老朋友合作一个应用项目,“情感”方面的一个东西,做的还蛮来劲的。时不时的精分一下,全身心进入某个角色,体会ta的情绪和心理需求,难以自拔的时候心里还真挺难受的...

在这个流程中,有个环节确实需要一定的把握能力:一方面要尽量充分的进入角色去使用yy出来的产品,完成目标任务;另一方面又要让自己保持在一个观察者的位置上,对角色的每一个动机以及感受上的波动进行考量和评估。慢慢的,我发现自己必须借助辛普森之家以及90版封神榜才能恢复较为正常的心智状态。

写到这里突然阴云密布下起了大雨,我想还是不要扯下去了为好。这次上新的译文代表着我个人最近需要稍微关注一下的方面,当然最好也能为大家带来些阅读和参考的价值;如果不能,也真心希望您别太介意,毕竟我只是在自己的博客微博里做着自主分享和交流,不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在什么大会上给下面百八十号人讲课。江湖老油条我一辈子也做不来,咱各自玩各自的。正文走起。

iOS Wow体验 - 第八章 - 易用性与自动化技术 »

本文是《iOS Wow Factor:Apps and UX Design Techniques for iPhone and iPad》第八章译文精选,也是全书译文的最后一篇。上一篇:Wow体验 - 第七章 - 操作图例与触屏人机工学

关于本套译文分享的详情及目录结构,请参考iOS Wow体验 - 译文分享说明

全文由C7210自发翻译(编译),并首发于Beforweb.com,如需转载,请注明译者及出处信息。英文原书版权由Apress所有,中文引进版的版权由相关出版社所有。

在过去的几年里,自动化的概念逐渐出现在了用户体验设计的领域当中。这个概念的迷人之处在于,它会向用户隐藏一些复杂功能逻辑与操作流程,使用户将注意力集中在目标任务本身,从而令产品更加易用。

在本章当中,我们将了解一些自动化的基本知识与相关设计准则,看看怎样将自动化技术方案整合到产品的用户体验框架当中,期间需要注意哪些常见的问题。

初创型团队容易在用户体验方面犯的十个错误 »

最近的天气是蛮有张力和动感的,昨天刚开始做这篇的时候外面还是风雨着,一群鸽子站在对面楼顶呆呆的接受着洗礼,眼下又蓝天白云阳光灿了个烂了。

眼看着Beforweb这个博客做了将近一年,也想不到什么庆祝的方法。回头看看差不多每周一篇的产出,心里开出几朵蘑菇。时常有朋友来这边或是到我的微博留言说博主辛苦,感谢分享一类;其实我是真的乐在其中,谈不上什么辛苦。翻译玩票的性质没有变,好在做的这些东西能给很多朋友带来阅读价值,这是很好的事情。

这次的译文对我自己来说还是蛮有价值的,无论是在公司做的一些新项目,还是自己试图折腾的一些玩意儿,其间隐约感觉到的问题几乎都可以在这篇当中找到身影。不多说了,接下来进入正文喽。

“怎样才能提升我的网站(或应用)的用户体验?” 这是一个即常见又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初创型团队及产品来说,这个问题所涉及到的影响因素更是多种多样。幸好,有一些实践准则可以帮助我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本文中,我们将了解一下初创团队在塑造产品体验的过程中有可能犯下的错误,以及怎样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横竖屏切换中的界面设计与体验提升 »

之前一周朦朦胧胧的过掉了,想来也没什么可回忆的。这是一种不坏的状态,就像每天早上莫名的空洞,它们都代表着生活和工作里至少还没有很坏很衰的事情让人焦虑。有吗?也许只是在哄骗和宽慰自己。

杂志一般的小译文一篇,适合这样的下午做一做,适合这样的周末读一读。走着。

眼下,智能移动设备内置的加速计的主要作用,就是根据设备的定向方式来决定屏幕的显示模式,也就是在横屏或竖屏模式之间进行切换。这种功能使用户通过简单的动作就可以得到额外的布局模式,期间不需要操作任何界面元素或实体按钮。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提升产品用户体验的契机,但其中也不乏挑战;我们要充分了解不同定向方式所涉及到的使用情境,并确保两种体验模式之间的差异不会给用户带来唐突的感觉。

几乎所有类型的移动应用都能从显示模式切换功能当中获益。本文将围绕着这一话题,为应用的设计师与开发者们介绍一些可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基础概念,同时还会帮助大家了解那些在实践当中有可能遇到的挑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为产品赋予人格 - 情感化设计的组成要素及实践案例 »

又一个宁静的周日。周末的娱乐活动无非就是这些,做做博客,看看书,捣鼓点儿小代码,玩玩琴。最近在准备一些软硬件设备(见我的微博)以及素材段子,接下来也许会出些demo;蛮久没像样的折腾这些了。

说正经的,眼下这篇文章是最近为数不多的让我感到多次触动的东西。之前在微博上说了,“全文读下来我有种…五体投地的感觉。如此用心打造的产品怎会不成功?一个个在情感化设计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产品罗列在一起,看着这些又开始有那种感动的感觉”。我并非希望借助这样的阅读资料让自己立刻掌握相关的技能,其实更重要的是这些东西在头脑中留下的那些印象,那些条件反射般的“感觉”。不多说了,进入正文。

Flickr为用户准备了很多有意思的登录欢迎语,这其实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但Flickr的整体设计风格与产品气质也正是由许许多多这样的细节构成的。也许,只有当这些细节从产品中消失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并开始怀念它们

十个方法,让你的线框原型更具沟通能力 »

虽说是每周一篇译文,不过这事儿确实不能算是非常容易。从阅读,到筛选,到试译,到最终确定本周的文章并完成译文,主要还是依靠每天抽些时间来做。还好,毕竟是自主行为,爱过,也仍在爱着,这就是UX从业者兼翻译票友的节操有木有。默,我们进入今次的正文。

我(英文原文作者)参与过很多产品的线框原型设计,包括我自己独立完成的,还有与其他设计师、产品经理甚至是业务分析人员一起合作的。这很棒,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见识到了很多优秀的项目。不过慢慢的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些大家时常会在原型制作过程当中忽略掉的要素;如果能注意并解决掉这些问题,我们的交互设计产出物就可以发挥更大的实战价值。

下图所展示的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我们通常会将这种风格的线框稿交付给相关同事来跟进视觉设计或原型测试的工作

为用户的成功操作提供正面反馈 »

炎热的天气,宅在家中拉上窗帘一边看着喵们耍宝一边做博客,这情景让我想起阿拉蕾一家。Take me down to the paradise city where the grass is green and girls are pretty.

下午茶一般的小文一篇,关于操作响应、正面反馈、用户满意、皆大欢喜一类。进入正文吧,毫无压力。

我们喜欢告诉用户他们做错了什么,我们准备了各种出错提示,从电话号码输入格式有误,到登录失败。但是对于用户的那些成功操作,我们又做了什么呢?有没帮助他们庆祝,告诉他们“嘿你做的非常正确”?

正面反馈是提升用户体验愉悦度的关键因素,我们要让用户了解到他们正在执行的操作是正确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在本文中,我们将一同了解一下为什么正面反馈绝非可有可无,作为设计师,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以怎样的方式将其运用在网站当中

iOS Wow体验 - 第七章 - 操作图例与触屏人机工学 »

本文是《iOS Wow Factor:Apps and UX Design Techniques for iPhone and iPad》第七章译文精选,其余章节将陆续放出。上一篇:Wow体验 - 第六章 - 交互模型与创新的产品概念(2)

关于本套译文分享的详情及目录结构,请参考iOS Wow体验 - 译文分享说明

全文由C7210自发翻译(编译),并首发于Beforweb.com,如需转载,请注明译者及出处信息。英文原书版权由Apress所有,中文引进版的版权由相关出版社所有。

相比于前几年,如今的触屏设备已经成为市场当中的绝对主流了。不过即便如此,人们对于这类设备的人机物理交互方式仍然缺乏足够清晰的认知与理解。市面上的很多应用虽然在功能方面都相当的酷,但是从人机工学的角度来看,它们的设计却非常不合理。这些应用能够很有效地激发用户的好奇心,吸引他们去下载,但通常会由于用起来相当不舒服而被用户很快地卸载掉。

我们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自己的产品上。花点时间来了解一些这方面的基本常识是很有必要的,本章所要展示的一些基本概念将为你的实际设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iOS到Metro - 重新设计应用的交互模式 »

上周有幸玩了一会Metro的平板。单说视觉风格,仍是我的大菜,但真正用起来却不觉得舒畅,尤其是横向浏览内容列表的时候,视线不停的在X轴与Y轴之间切换,很快感到头晕目眩,这一切似乎比瀑布流更加凶残。

当然,仅仅是个人感受;我不想这样就得出Metro中看不中用的结论。做这篇译文大致可以代表我的立场,即相比于iOS来说,Windows这套东西确实有很多独到的精华在里面;我想通过这样的文章加深认识,了解一些表象背后的东西。也希望本文可以给那些已经熟悉iOS,但对Metro及Windows平板仍属于初识的朋友们一个小小的起点。接下来让我们进入正文,一篇与来自微软官方的案例文章。

iOS是个不错的平台,人们在其中创造了各类触控优先、有趣且吸引人的应用。不过,随着Windows 8的登场,设计师和开发者们又多了一个释放创意能量的新舞台。

在本篇案例当中,我们将帮助各位使用Metro风格的设计原则对原有的iOS应用设计方案进行重新构思,大家会了解到怎样将iPad当中一些常见的界面元素及体验模式转换成为Metro风格,以打造全新的Windows 8应用。我们将对同一款应用在两个平台中的不同设计方式进行对比,帮助各位了解怎样将你的应用与Windows 8以及Metro设计原则进行完美的融合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