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大佬面基与实境调研
在之前的 What's Been Up (见公众号“Beforweb”)中有提到 ⌈线之点⌋ 的想法:
不再动辄试图组织起一个大大的"面"或是串联成长长的"线";动笔之前就给自己好大的压力,一脑门子官司,结果就是回避执行,不了了之。不太好...试着仅随机写一些,点;或许有意回避一些发散的思维状态,仅聚焦于一些,点。
大致这样,尝试看看。想来 ⌈随笔⌋ 这个说法相比于 ⌈线之点⌋ 更通俗易懂;原本想用更加简洁的形式作为前缀,例如 ⌈随笔⌋ 的拼音首字母,发现也是不太好。
另外是诶总会觉得村上春树的那些随笔集超酷的,譬如《村上广播》系列、《碎片,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等等;一个话题只写上一到两页书的样子,怡然自得;疯狂读这些书的日子里时常会想"要是自己也会这样写字就好了"。那时曾经做过一期村上的随笔/游记书单,自己翻出来看看依然觉得很有趣啊;分享给各位。
怎么看也不像是要写短小内容的样子,前言已然有几百字了。好在"关于"只需写一次。
随笔的原则:重在即兴与记录,不深挖,不发散,快进快出;若确有价值,将来再做详述和讨论。
大佬面基与实境调研
轻易不太敢用"大佬"这个词,市面上也有些泛滥,但这次例外。
上周有幸和三位真大佬面了基,搓了饭。艾体验 CEO Amy小艾,尚公子孔老师,以及,《用户体验要素》译者,范晓燕范老师。
有那么几本经典设计书是C每一两年都会重读一遍的,可以理解为自我 reset 和正念疗愈的方式。如果时间仅够读一本,那必须是《用户体验要素》;如果时间够读五本,那就会是《用户体验要素》+《About Face》。这算是个笑话么。
能和这本书的译者老师面对面交流对我而言蛮梦幻的;多数时间只是紧张地低着头,喝喝荸荠水,还打了很多喷嚏,以至于公子问我:"你丫怎么这么温柔?"。尴不失笑。
席间听老师们谈论着行业内外的话题,聊聊产品,聊聊创业;思路也随之穿梭奔腾,收获到好多好多。小艾有提到她在项目中更鼓励设计师们通过实境调研而非访谈等方式做前期用研。颇为认同。谈个毛线啊。
这么说话就不像文人了,打住。不不,谈还是要谈的,在某些项目情境中,这类更偏向于市场调研的方式自然有其功用;我仅站在更贴近实际工作场景的角度表示认同。
实际工作场景中,特别是 C 侧产品,特别是设计师本人可以代表一大部分目标用户的 C 侧产品,设计师及其团队往往需要自导自演一系列研究工作,最典型的包括实境调研、启发式评估、可用性测试等等。我们很熟悉这样的场景 - 邀请身边的同事扮演普通用户或是第三方专家的角色,观察其如何使用现有工具或竞品来完成任务(实境调研),或是对现有产品进行可用性走查(启发式评估),或是对设计方案进行任务流程测试(可用性测试)等等。
不想站在学术或理论的角度对这种实践方式进行评判 - 毕竟是现实当中符合逻辑、节约成本的常用操作方式,只要确保一系列条件约束,譬如用户人格带入的是否彻底,“演员”是否能保持敏感状态,被测模块是否与“演员”自身的工作有所重叠等等。
非正规、松散型的研究方式确实更容易产出模糊的结论,因为实施角度容易超出目标界定的范围。我们邀请同事扮演用户进行实境调研分析,过程很可能演变成对于同类产品的竞品分析,出于职业习惯;我们邀请同事扮演用户进行可用性测试,过程很可能演变成启发式评估,出于职业习惯。最终得到的研究结果或许(在很大程度上)会有价值,但未必符合设计师的调研初衷。
对于这类自导自演性质的研究工作,建议导、演双方事先就研究的目标及预期产出达成严格的共识:
- 实境调研:演员不做分析与评估,仅表述自己的需求目标,并使用特定的工具产品完成特定的任务;设计师以记录演员的行动特质为主要任务,后期产出流程与痛点分析。
- 启发式评估:演员进行可用性评估,设计师提供辅助支持,例如按照尼尔森十项可用性原则(或其他标准)将演员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演员在评估当中不带入自己已知的项目背景或技术约束等因素,设计师同样不就演员提出的可用性问题进行辩解;最终目标是发现客观存在的问题并产出严重度评估。
- 可用性测试:演员不做分析与评估,仅聚焦于任务执行,时刻保持发声;设计师不做引导,不询问任何设计建议,不要求演员进行专家评估,避免干扰其任务流程,避免造成其人格分类;最终产出详细的流程记录,并进一步提炼方案中的可用性问题供迭代参考。
还是比自己预想的“随笔”要长。既想控制篇幅与产出成本,又想把事儿说明白,不是很容易的样子。有的没的,就到这里。
C自制的 WireframeKit for Sketch 线框稿风格组件库已升级至V1.1,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