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的播客尝试,净是些有的没的
喝了一整天粥的周六;办公区人烟稀少,静的安详;天台缺少遮雨之处。
近一个月来尝试了一些声音;播客,尬聊,脱水朗读,以及手机或黑胶唱片播放的所谓背景音乐;还蛮有意思,至少自己觉得。
汇总一下到目前为止的九期,放到这边。声音目前只放在公众号(Beforweb)与喜马拉雅;将来或许会扔更多平台,我不知道,看需求。
按时间倒序。
09.夜聊-对我影响最大的书&自学往事
从今天在朋友圈征集到的话题当中选了两个,一是@鲸鲸 同学提到希望我聊聊对我个人影响最大的书;另一个是@Wendy 同学希望我能完整放一首黑胶唱片的歌曲。都非常适合这个时间来做。
开场背景乐仍然来自人工手机播放,朴树的“猎户星座”;完整的黑胶歌曲放在后面,来自Johnny Cash的“Hey Porter”。
08.脱水版-Facebook产品VP谈设计新人的成长
初期,聚焦于技能与执行力的提升:界面再美,交互逻辑混乱也是枉然;同样,没有人会喜欢面对线框稿风格的实际产品界面。
接下来,着力于产品思维的培养:良好的产品思维意味着你充分理解产品的目标是怎样的,并知道如何围绕着产品目标实现设计产出。
最后,关注影响力的提升:如果不能让其他人理解你的决策角度,或是无法将自己的见解呈现出来,你的影响力便会受到局限。
07.脱水版-如何规避Design System架构设计中的逻辑陷阱
文章来自周末发布的文章“如何规避Design System架构设计中的逻辑陷阱”。这些内容多数来自于我日常的工作日志,更像随笔,且仅代表我个人在面对特定的产品/项目/团队时所用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事情只有特定的最优解,而非唯一答案;希望为各位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06.脱水版-像做产品一样对Design System进行前期规划
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中,诸多事务都会体现着类似的逻辑框架,即依次明确为什么要做(Why)、做什么(What)、如何做(How)。以我们在产品设计工作中最为硬核的“思维框架”来打造产品设计工作中最为硬核的“工具框架”,这事儿自然而然,符合逻辑。
05.夜聊-关于黑胶唱片、文青与Design System的架构设计
换一种方式播放背景乐 - 黑胶唱片。来自Benny Goodman,1938年的爵士乐现场,听听历史的声音。威士忌、爵士乐、黑胶。越来越不像设计播客,whatever。一些关于文青、高晓松、朴树与90年代。
04.尬聊-关于消费后的意见反馈
原本计划是通过朗读+发散的方式做一遍昨天在公众号发布的文章,“像做产品一样对Design System进行前期规划”,做下来感觉时间太久,且无趣,便录了二周目;还是以尬聊为主了,对Design System前期规划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至公众号“Beforweb”直接阅读文字版吧,这里只做内容简介。
背景乐来自Buckethead,桶哥,分别是“C”和“For Mom”,希望你喜欢。
03.夜聊-终于有背景音乐了
周五,上海雨夜,尬聊。终于有背景音乐了,来自Nirvana的Smells Like Teen Spirit,希望你喜欢。
02.夜聊-关于设计的小故事&好书推荐
即兴夜聊,一些关于设计的小故事、录音后期、玻尿酸鸭,以及一本叫做《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的设计书。
01.优秀的用户体验设计师应该做好的五件事
第一次这样对着麦克风,空无地念叨着,感觉怪怪的;没有任何真人对话互动,全身心不知自己在和谁讲话。通过GarageBand一遍录下来,无后期,一些杂音或磕磕绊绊的地方先随它去了,保持简单先;听自己的声音还真是别扭哦,怎么形容呢 - 紧张,且丧。不过我猜平时讲话大致就是如此,给各位听到的也算真实;慢慢培养经验再做优化吧。
就这些;更多内容可关注公众号“Beforweb”或我的喜马拉雅。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