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For Web
为网而生 - 关注互联网及移动端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

我想发些声音了

我想发些声音了

字面意思的“声音”,而非“意见表达”一类。这事或许会有意思,我不知道。连麦都买好了,叫做“Blue Yeti”。简单聊聊来龙去脉吧。

或许各位还有印象,今年春节期间在公众号做了一个“Laws of UX”系列,每期都很简短,介绍一些设计原则或“定律”,譬如费兹定律、席克定律等等。

在做第一篇的时候,去搜索相关内容希望作为补充阅读;发现一篇叫做“费兹定律与移动应用界面设计”的文章在很多网站出现,心想好烦哦同一篇东西转来转去的,去读看看好了。然后越发觉得文风似曾相识,如此亲切…

通过转载信息,我了解到这是我自己在2013年6月发的一篇译文。捂脸。

捂完脸我在想,自己发过的文章竟然完全失去了印象,可怕;记得那些年里(约莫2011至2014)还会时不时地回顾过去的内容,总会有些收获;慢慢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文章,却很少再回去复习了,像是变成了一次性的学习。所以还有多少内容和知识是已经丢失于记忆的?我确信过去这些年中的每一篇译文都是经过仔细甄选并认真做译的,我至少不希望这些信息会被我自己遗忘掉;如果连译者/作者本人都会如此,其他读者又会如何?

于是那之后一直有考虑做一个“回顾系列”:对过去几年间那些最为精华的、大体上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失去价值的文章进行整理,每次或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来索引到过去的相关内容,或将特定的文章进行重新发布。对于后者,会试着首先提炼出知识精要,用以快速复习和吸收,然后给到脱水版的全文;“水”指我的前言,各种有的没的。

这样不定期的梳理和回顾,我猜会是个有益的形式,对我自己和各位而言皆是。

然而一直未曾付诸实践,大体出于两点顾虑:

  • 抛开动机而言,单从内容角度看,确实有炒冷饭之嫌;除非找到某种以旧内容为基础但与一直以来的表现形式具有足够差异性的方式。
  • 时间资源非常有限,在有太多新东西需要做的情况下,旧内容的优先级总是比较低的;除非这件事不仅服务于过去和当下,同时对于新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于发声

而另一方面,我从来都有一个小小的、从未尝试实现的愿望:做播客/直播/录播类的内容

前些年热衷于在睡前看各种游戏类的录播视频(并非如今的直播),包括搞笑解说啊攻略啊一类;如今则是播客/有声书居多,晓说、《人类简史》等等,以及各种人文、艺术、科技类的广播。时常会幻想着自己以发声的方式做内容会是怎样的情景,但一方面自己毫无可能如高晓松那般一肚子学问对着冰冷的设备依然高谈阔论(实际上要我对着真人在互动场景中高谈阔论也蛮难的),一方面也无法像那些专业/半专业的播音人员那样即便朗读书籍也能做到有声有色。

只是心里始终有着这个念想,希望找到某种最小化的形式进行尝试,譬如以朗读为主,即兴为辅,同时在内容方面篇幅较短,且有一定的原创性,等等。一直没找到

关于“有声回顾”

直到近日一边听着广播一边琢磨着“Beforweb回顾系列”的时候,突然才意识到或许可以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来做。特别是对于那些准备重新发布的文章,可以试着在公众号中给到文字版本的知识精要,然后以朗读的形式提供音频版本的文章全文。这样我便可以一方面完成旧内容的回顾和整理工作,一方面对“朗读”、“口述”、“谈论”这些方向的新表达方式进行成本最为低廉的尝试了;如果验证下来还不坏,则希望在新方向上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嗯这便是接下来要做的 - “有声回顾”,或是无论什么名字 - 整理过去的优质内容,提炼精要,录音,发布

只买了一个还算像样的麦,没有购置过于复杂的设备,不希望搞的像是过去录乐队demo那样,也不准备做过多或任何编辑处理,GarageBand或Logic Pro一类不去打开,尽可能维持完整的录音状态与现场感,即便不完美,等等。

大致这样;我有点期待;尽快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