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For Web
为网而生 - 关注互联网及移动端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

什么是响应式Web设计?怎样进行?

什么是响应式Web设计?怎样进行?

开始第一篇。老规矩,先无聊的谈论天气一类的话题。十一长假,天气也终于开始有些秋天的味道,坐在屋里甚至觉得需要热咖啡。话说两年前也是在国庆假期里开始做Joomla文档翻译的;长假好时光,总会可以抽出一两天,安静的窝在家里做做博客、学做些新东西,简直没有比这更舒心的事情。

说正事儿。准备在近期的几篇里集中翻译学习一下“响应式Web设计”的相关话题,包括概念、实践方式、案例及观点讨论等方面。相比于从前做的文档译文,这些文章篇幅要长的多(甚至要加分页了!...),今天放上的这篇几乎花掉了两天的“闲暇时间”;对耐力是个考验,努力提高喽。废话结束,here we go.

眼下,几乎每个新客户都希望他们的网站可以有专门的移动设备版本。最完美的情况呐,就是为iPhone、iPad、黑莓、Kindle...各自打造一款——页面分辨率还必须兼容任何设备。谁知道未来5年内我们还需要为多少新发明的设备设计开发不同版本的页面?这种疯狂什么时候算个头?

在Web设计和开发领域,很快的,我们将会无法跟上设备与分辨率革新的步伐。对于多数网站来说,为每种新设备及分辨率创建其独立的版本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结果就是,我们将会赢得使用某些设备的用户群,而失去那些使用其他设备的用户。不过,或许会有另外一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响应式Web设计(Responsive Web design)的理念是,页面的设计与开发应当根据用户行为以及设备环境(系统平台、屏幕尺寸、屏幕定向等)进行相应的响应和调整。具体的实践方式由多方面组成,包括弹性网格和布局、图片、CSS media query的使用等。无论用户正在使用笔记本还是iPad,我们的页面都应该能够自动切换分辨率、图片尺寸及相关脚本功能等,以适应不同设备;换句话说,页面应该有能力去自动响应用户的设备环境。这样,我们就可以不必为不断到来的新设备做专门的版本设计和开发了

响应式Web设计的概念

Ethan Marcotte曾经在A List Apart发表过一篇文章“Responsive Web Design”,文中援引了响应式建筑设计的概念:

最近出现了一门新兴的学科——“响应式建筑(responsive architecture)”——提出,物理空间应该可以根据存在于其中的人的情况进行响应。结合嵌入式机器人技术以及可拉伸材料的应用,建筑师们正在尝试建造一种可以根据周围人群的情况进行弯曲、伸缩和扩展的墙体结构;还可以使用运动传感器配合气候控制系统,调整室内的温度及环境光。已经有公司在生产“智能玻璃”:当室内人数达到一定的阀值时,这种玻璃可以自动变为不透明,确保隐私。

将这个思路延伸到Web设计的领域,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全新的概念。为什么一定要为每个用户群各自打造一套设计和开发方案?和响应式建筑相似,Web设计同样应该做到根据不同设备环境自动响应及调整。

显然,我们无法也无需使用运动传感器或是机器人技术,响应式Web设计更多需要的是抽象思维。好在,一些相关的概念已经得到了实践,比如液态布局、帮助页面重新格式化的media queries和脚本等。但是响应式Web设计不仅仅是关于屏幕分辨率自适应以及自动缩放的图片等等,它更像是一种对于设计的全新思维模式。

调整分辨率

不同的设备都有各自的屏幕分辨率、清晰度以及屏幕定向方式,不断被研发着的各种新设备也将带来新的屏幕尺寸规格。有些设备基于竖屏(portrait),有些是横屏(landscape),甚至还有正方形;对于日益流行的iPhone、iPad及其他一些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用户还可以通过转动设备来任意切换屏幕的定向方式。怎样才能做到让一种设计方案满足所有情况?

responsive-web-design-screen-portrait-landscape

要想做到同时兼容横、竖屏(用户还有可能在页面加载的过程中切换方向),我们就必须考虑N种屏幕尺寸规格。诚然,我们可以将这些规格划分为几个大类,然后为每一类做一种方案,确保该方案至少在本组中尽量具有弹性。但即使这样,结果也将是无比焦虑的,谁知道某类设备在5年之后的占有率是多少?而且很多用户甚至不去将浏览器的窗口最大化;类似这样的变数,我们还要考虑多少呢?

Morten Hjerde和他的同事们对2005至2008年市场中的400余种移动设备进行了统计(查看报告),下图展示了大致的统计结果:

responsive-web-design-screen-sizes

在08年之后,更多更有代表性的新设备问世并普及了。显然,我们不可以沿着“多方案”的思路继续走下去;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部分解决方案:一切弹性化

几年前,弹性布局(flexible layout)几乎是一种奢侈品,所谓弹性,也只是体现在竖排布局以及字号等方面;图片始终可以轻易的破坏页面结构,而且即使是哪些弹性的元素结构,在很极端的情况下,仍会破坏布局。所以,所谓的弹性布局其实并非那样弹性,它有时甚至不能适应台式机与笔记本的屏幕分辨率差异,更不用说手机等移动设备了。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响应式的设计和开发思路让页面更加“弹性”了。图片的尺寸可以被自动调整,页面布局再不会被破坏。虽然永远没有最完美的解决方案,但它给了我们更多选择。无论用户切换设备的屏幕定向方式,还是从台式机屏幕转到iPad上浏览,页面都会真正的富有弹性。

在前文提到的Ethan Marcotte的文章中,他通过一个实例展示了响应式Web设计在页面弹性方面的特性:

responsive-web-design-flexible-demo

该实例的实现方式完美的结合了液态网格液态图片技术,并且聪明的在正确的地方使用了正确的HTML标记。“液态网格”是一种很常见的实践方式;对于“液态图片”技术,下面的文章做了不错的介绍:

说到创建液态页面,最好看看Zoe Mickley Gillenwater的那本《Flexible Web Design: Creating Liquid and Elastic Layouts with CSS》,或是下载个样章先:“怎样创建弹性图片”。另外,Zoe的这篇“Essential Resources for Creating Liquid and Elastic Layouts.”提供了不少关于创建弹性网格和布局的教程、资源、创意指导和最佳实践方式。

从技术角度讲,虽然听上去这些都简单可行,但它比“将这些功能结合在一起”要复杂些。举个例子,仔细观察Ethan Marcotte提供的实例中的logo图片:

responsive-web-design-flexible-demo-logo

如果我们将浏览器窗口不断调小,会发现logo图片的文字部分始终会保持同比缩小,保证其完整可读,而不会和周围的插图一样被两边裁掉。所以整个logo其实包括两部分:插图作为页面标题的背景图片,会保持尺寸,但会随着布局调整而被裁切;文字部分则是一张单独的图片。

<h1 id="logo">
  <a href="#"><img src="site/logo.png" alt="The Baker Street Inquirer" /></a>
</h1>

其中,<h1>元素使用插图作为背景,文字部分的图片始终保持与背景的对齐

这个实例小小的展示一下响应式Web设计的思路。不过这点小努力还不足以避免整个布局在小尺寸窗口中变的过窄或过短,并且logo文字最终会变的小到难以识别,背景图片也会被过多的裁切。

Pages

译文代表原作者观点。欢迎发表评论,或到译者微博进一步交流探讨。

本站原创编译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本文来自Be For Web
译者信息: C7210 - 设计布道师,设计师,独立开发者,译者,猫奴,音乐玩家。
评论 (47)
关于这篇译文在语法方面的建议。“安静的窝在家里做做博客、学做些新东西”与“响应式的做到元素的同比缩放、布局结构的改变、内容的优化调整”中,“安静的”和“响应式的”都应该是副词,译文翻译为形容词,这好比英文中,adj.与adv.混用了。个人愚见,谢谢。
在其他网站看到你的文章,发现其中portrait和landscape与你原文翻译的相反,portrait很明显是竖屏,landscape明显是横屏,为什么会这样,转载的文章会对原文进行了修改,这对原创是一种影响。
博主感觉web后台应该学习什么呢?预测一下主流后台是PHP还是Node.js??
博主,做web响应式设计的时候作为设计师应该注意哪些,目前查到的多是和前端相关的。。求指教
今天遇到这个问题了 一下 就搜到这篇了 博主 我要怎么感谢你:P
有用就好:)
感谢分享
谢谢支持
文章不错,楼主搞得很细,让我知道响应式一些知识主干
有用就好:)
写的很好。图文并茂。容易理解。
写的内容相当不错 很受用。。。。
有用就好,多交流:)
博主很强大~~学习了。
过奖,多交流的:)
最近正在做html5的手机端页面,这篇文章很有用啊
有用就好=)
难得好文章,感谢翻译,分享~
谢谢支持
响应式设计确实很好,但是如果兼容各种平台工作量相当之大,而且庞大的CSS代码也是累赘,而且还没得测试!如何保证做出来的页面能够完美的兼容?
hi,我个人觉得所谓响应式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折中性质的方案,要考虑和权衡的方面很多;所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寻求完美恐怕也不是很合乎实际,特别是您提到的这种很现实的问题。不能算是很到位的回答,抱歉=P
其实我也不是否定这种响应式设计的方案。这种方案做出来的效果确实非常OK,只不过结合实际应用的话确实有一定的考虑。但是如果某些网站只兼容比如说主流的平台 桌面 iphone ipa Android 如果是这样的话,比起针对每个平台都去做一个独立的版面样式的话 。那果断的这种响应式设计有它的优势。比如说QQ的产品 3G.qq.com 针对N个平台做了N个板式。这种纯属是被这N个平台强奸了自己的劳动力,你说的也对 “本身就是一种折中性质的方案,要考虑和权衡的方面很多” 毕竟现在没有很完美的的方案来解决,只能在实际应用中自己去权衡。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种响应式设计的肯定在以后会是主流,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个人拙见~还望博主指点。
hi,我理解当中,响应式主要解决的是同一套内容及结构在不同“尺寸”显示设备当中的表现,而不是平台;当然也许您一直用平台这个词其实就是在指设备的显示规格方面的区别。在我看来这种方式只是一种锦上添花的方式而已,它并不等同于Web App这样的概念。比如我自己的这个博客,我知道它在Pad及iPhone当中完全可以通过响应式的方法来改善呈现方式,但是我不是很在意,因为网站本身没达到这种需求程度,而有这类需求的网站产品,可以花些时间针对几种典型的尺寸规格来定义输出样式;也许他需要面对N多平台,但真正需要特别定义的只有3到5种典型尺寸规格。
嗯,其实我说的平台的意思就是指不同设备。可能我没表达清楚我的意思。确实该怎么用,该不该用,需不需要用,等等这些问题都是结合自己本身的需求。作为一个前端,当然我是比较迎合这种响应式设计,我觉得很新颖,很创新。你说的对,它并不等同于Web App这样的概念。只不过是在不同设备中表现的一种设计方法。哈哈。半夜没睡着,爬文呢。BZ的内容都写的不错。以后常来...
重读此文,受益匪浅。
很受益的东西,有空经常过来!
欢迎常来=)
写的很好,受益匪浅。值得收藏的一篇文章。
谢谢支持=) 还望多交流指正的
感谢翻译~~太棒了!!
谢谢 =)
我们正想解决这个问题呢,受益匪浅!
嘿嘿有用就好的
翻译给力!赞!看原文通常都很没耐心看完,看您的译文觉得事半功倍好多!谢谢!
=) 谢谢支持
很受用,如果自己读E文版的肯定很晦涩,翻译的很棒。
谢谢支持,多多交流;翻译方面自己也是玩票,还麻烦多指正的
太棒了,以后天天来学习
欢迎常来,多交流=)
大哥,你的个人站点好多呀。永远支持
被发现了...多谢...你的应酷很赞啊
谢谢分享!
谢谢支持,欢迎常来=)
写得很详细,学了不少。谢谢分享
有用就好,谢谢支持=)
谢谢你的分享,这篇文章确实帮助到了我,谢谢。
谢谢,欢迎常来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