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For Web
为网而生 - 关注互联网及移动端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

前端

回来了,我们继续 »

​我是 C7210。回来了,我们继续。感谢你们还在。

距离小别已半年有余,时间过好快,各位都好?Beforweb自从在架设的那天起就不曾搁置这么久;眼看快到九周年,寻思着差不多是时候重新开始了。

这里删掉约么两万字来解释中间发生了什么。两万字倒也谈不上。简而言之,职业发生变化,专注设计布道;不便于广泛讨论很多话题,更不便于轻易表达很多想法。因此权衡之间暂作摸索和观望。这一权衡下来便是八个月。

小别 »

​Hello 各位,还有一周就是春节了,给大家拜个早年。十二生肖轮回到起点,很好的寓意,是全新的开始。

由于接下来工作及个人方面的一些原因,我决定暂时停下 Beforweb,包括公众号和博客在内,都会在一段时间内稍作休整;同时所有的 WireframeKit 也会下架,且暂时不再提供更新,还望理解。

是休整而非关停,这还请各位放心。这边所有的过往内容,包括公众号和 Beforweb.com 都还在。只是接下来的工作方向相比于过去十多年会稍稍有些变化,可能会更多地聚焦在面向开发者的交流协作方面。我个人需要一些时间去调整和适应,同时也要考虑清楚如何让 Beforweb 更契合新的方向。

About a Designer (4) 我,网页设计师 »

​之前几周的时间都用在了新的“Ecommerce”组件库上;终于完成上架,再次感谢各位新老朋友的支持。回来继续这边的故事,也对期间催更的朋友们表示谢意,这同样代表支持。

上一篇聊到了自学期间的实战项目,维生方式,求职时的四处碰壁与绝望,以及令我终身受用的珍贵激励;自己也是感怀了些许。今天来聊我如何通过一次幸运的机会完成转行,成为了一名网页设计师。本期话题包括:

  • 与博客的不解之缘
  • 笔试:流程,策略及“标准化开发”
  • “你一定要很努力”
  • 成为网页设计师

我们的第一个设计模式库 »

入冬了。今天是双十一来着。仔细看太阳也确实是冬天时的样子,因为比较斜。不像夏天时的那样挂在正当空肆无忌惮地哈哈大笑。

团队群里若是在埋汰某位同学,大家往往会发出各自标志性的哈哈大笑的表情,捂着脸的,龇牙咧嘴的,捂着肚子飚着泪水的,形象而多姿,仿佛可以隔着屏幕听到那摧枯拉朽的杠铃般的笑声。

就让他们都去吧,随着风远远去吧,让该来的来,我们在这里等待。

简直对这歌着了迷,在这样的午后;对任何应景的、共情的、如流一般的事物都如此着迷。难怪会做UX设计这个行当?但你/我们要知道,UX/产品设计,从来也不是感性至上的设计形式。感性与理性的比例,一定要我说出那三个字的话,我想一定是“三七开”。

《触类旁通:多终端时代的触屏界面设计》即将上架 »

Mellower Coffee,轻巧的爵士吉他与灵动的钢琴交相辉映,对面砖墙上的灯光忽明忽暗,分明是老化陈旧,却营造出不那么真实的静谧情趣。服务生礼貌而有条不紊的穿梭忙碌着,咖啡机不时作响,所有这些的节奏与韵律让你觉得一切都还不坏。

过去一年间,不时会念叨起自己正在翻译的 Josh Clark 的新作“Designing For Touch” - 回顾起来也是有些恍然 - 几个月的初译与精耕,而后是编辑与补遗,包括邀请业界神队友捧场作序等等,如今这样将样书捧在手里,看着自己的名字与 Josh 并列印在封面,看着那些日复一日纠结不已的词句变成铅字...感觉同样有些不那么真实。

经过与出版社的老师们的反复商讨,这本书的译名最终确定为《触类旁通 - 多终端时代的触屏界面设计》,其中“触”对应原书名中的“Touch”,即“触屏设备”;“触类旁通”一词整体又凝炼着触屏界面设计当中“相通存异”的原则内涵;而“多终端时代”则体现着从单一设备类型到多平台多情境的时代进化背景。还不坏嗯?

起步有道,进阶无阻 - VR开发工具一览(3) 2D、音频及动画 »

“VR开发工具一览”系列的第三篇,2D处理、音频及动画相关。前两期包括:

  • 引擎篇:Unity、Unreal、Source等等。
  • 3D建模篇:Blender、Maya、3ds Max、Camera 4D等等。

建议收藏,按需参考。关注Beforweb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资讯blah blah也是极好的。

下面进入译文了。

3D体验自然是VR的核心。3D模型要足够逼真才能让人相信自己正在与虚拟的现实进行互动,而这离不开纹理设计及其他2D表现形式的参与。

起步有道,进阶无阻 - VR开发工具一览(2) 3D建模篇  »

请允许我插嘴(记得有个表情就叫这名字,“请允许我插嘴”,画面脑补):如果你对游戏(传统或VR)设计开发及相关文化有热情和兴趣,如果你能搞到这套叫做《第九区》的季刊,请务必珍惜和认真阅读;鹅厂同事应该更容易拿到些。贴纸不包含在刊物中。

起步有道,进阶无阻 - VR开发工具一览(1) 引擎篇 »

竟然无意间遇到了同样在2013年看掉了金属和Korn的喜欢模仿鼹鼠的朋友。这句话需要补全多少文字和标点才能达到最基本的让人可以读懂的程度。鸡年公仔go go go!

有人喜欢Hot Nigga,不喜欢Eminem。我不,我喜欢Eminem,因为“I can relate to what you're saying in your songs.So when I have a shitty day,I drift away and put'em on.”

公众号这里有美妙的音乐播放。微笑。

然后,挺好的一篇参考文章,建议收藏。

略长,计划分为三期,第一篇引擎,第二篇3D建模,第三篇2D、音效与动效等。

VR开发者Ryan Zehm - 从无家可归到独立游戏之梦 »

心里有些兴奋,有些什么在不安于此时此境。一边给斑部长喂水备饭,一边在手机上试着敲些字出来。

自从接触VR以来,陆陆续续挖到一些来自于先行者们的优质内容,譬如自学经验、实战教学或项目心得等等,近半年来译了不少放在博客的VR系列当中;而对于一些YouTube上的视频资源则较少谈起,印象里至多在微博中推荐过一二,毕竟对多数人来说存在客观上的访问成本。而本期要认真做以介绍的便是其中一位视频作者,励志哥Ryan Zehm。

从前是称呼其为激情哥的。记得某次搜索Cardboard环境主视角运动实现方法的时候偶然捡到他的视频(YouTube),听到解说时的第一反应是这哥们从前约莫作过激流金属乐队的主唱,而作者本人的形象出现在屏幕角落里同步操作讲解的仿佛一对一面对面的形式也并不多见 - 声音,神态、动作,全然透出一种扑面而来的热情,你能清晰的感受到这个人对于他正在做的事情的热爱,甚至某些时刻会透露出神经质的气息。

站在VR世界的大门前 - 开发工具与设备平台的选择 »

不是很能写得出字的样子。这是扯谎。因为接下来就是有些人爱看有些人不爱看的前言,写起来也是收不住。“Where’d You Go”,混音,Eminem/Jay-Z/Tupac/Dr. Dre。“We was young and we was dumb but we had heart.In the dark where we survived through the bad parts.”

公众号版本的这个位置或许会有音乐供播放。微笑。

十月六日,看这数字怎样都觉得像是个需要记住的日子,是什么来的,过去哪一年的这个日子发生过怎样的事情。却也回忆不起什么嗯。

刚刚摘下帽子发现前面的头发已经长到会被压得贴在额头上,不如试着留长些?不再自己剪,也不再跑洗剪吹,就这样下去如何?时不时就会叨咕起这样的事情,纹身也是,念叨了不是一天两天,执行力好低嗯。怎样都觉得应该在胸前刺满歌词才好,却也不曾认真想过选曲的问题,像个没主意的DJ。“It’s better to burn out than to fade away”?“Sometimes is all the time,and never means maybe”?无论怎样,龙飞凤舞嚣张跋扈的图案还是免了,简直像傻瓜;“7210”或“VII II X”的巨大字样又如何?像是猪肉批号,又过分自恋;Beforweb公众号二维码?脱光上衣让人家举着手机扫码的情景想想也是有些尴尬的。

说起来,很久没有度过这样不会每天都宅在家里做事或玩游戏的长假了。有多久,十年?至少十年。所以在过去十年间一直有着足够让自己安心宅着的家或家人?或许是,或许所谓的“家”从来不是我一厢情愿幻想出来的样子。想着却也飘渺了起来,无论怎样,只记得那些年的十一长假会一大早起来,既不睡懒觉也不出去玩,煮上一壶浓浓的咖啡,身心愉悦的对着博客或代码度过整个上午,因抓住了时光而充实着开心着。而今天是我十年来第一个真正闲散的十一长假的第,几天。Happy holiday嗯。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