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For Web
为网而生 - 关注互联网及移动端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

反馈

移动应用的十项设计原则及小提示 »

有好天气和好梦的周末,简直就是对自己能活下来一周的奖励和鼓舞。我看猫,猫看鸟,鸟在晒太阳,简直像画中的情境,美好总是这么不真实。

本周小译文,偏向于设计意识形态的培养。在我个人看来,阅读资料分为两类,一是具体操作指导性质的,另外就是这种建立思维框架、培养思维模式性质的。这两类文章,我基本上是交替看,交替做译文到这边的样子叭。不多说了,进入正文;今次的图标调皮了。

移动设备与传统桌面设备虽然都被成为“计算设备”,但它们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移动设备的屏幕要小很多,无线网络链接方面会有不稳定,电池续航能力较弱,等等。这份“弱点”清单可以列的很长,但如果你因此认为移动设备就是降级版的计算机,那同样是错误的看法。

实际上,从其他一些角度来观察,移动设备又是比桌面设备更加强大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是更加个人化的设备,它们会一直陪伴在你身边,让你随时随地都可以接入互联网获取所需的信息;它们身上还有传统设备所不具备的很酷的功能,包括GPS、数位罗盘、加速计等等。

所有这些差异都使得移动设备当中的应用程序在界面设计方面存在很多独到之处。我(英文原文作者)基于在自己的workshop中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了移动应用界面设计的十条原则及小提示,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够帮助那些还不是非常熟悉这个领域的设计师们建立起一套有实践价值的设计思维框架。

为产品赋予人格 - 情感化设计的组成要素及实践案例 »

又一个宁静的周日。周末的娱乐活动无非就是这些,做做博客,看看书,捣鼓点儿小代码,玩玩琴。最近在准备一些软硬件设备(见我的微博)以及素材段子,接下来也许会出些demo;蛮久没像样的折腾这些了。

说正经的,眼下这篇文章是最近为数不多的让我感到多次触动的东西。之前在微博上说了,“全文读下来我有种…五体投地的感觉。如此用心打造的产品怎会不成功?一个个在情感化设计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产品罗列在一起,看着这些又开始有那种感动的感觉”。我并非希望借助这样的阅读资料让自己立刻掌握相关的技能,其实更重要的是这些东西在头脑中留下的那些印象,那些条件反射般的“感觉”。不多说了,进入正文。

Flickr为用户准备了很多有意思的登录欢迎语,这其实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但Flickr的整体设计风格与产品气质也正是由许许多多这样的细节构成的。也许,只有当这些细节从产品中消失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并开始怀念它们

为用户的成功操作提供正面反馈 »

炎热的天气,宅在家中拉上窗帘一边看着喵们耍宝一边做博客,这情景让我想起阿拉蕾一家。Take me down to the paradise city where the grass is green and girls are pretty.

下午茶一般的小文一篇,关于操作响应、正面反馈、用户满意、皆大欢喜一类。进入正文吧,毫无压力。

我们喜欢告诉用户他们做错了什么,我们准备了各种出错提示,从电话号码输入格式有误,到登录失败。但是对于用户的那些成功操作,我们又做了什么呢?有没帮助他们庆祝,告诉他们“嘿你做的非常正确”?

正面反馈是提升用户体验愉悦度的关键因素,我们要让用户了解到他们正在执行的操作是正确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在本文中,我们将一同了解一下为什么正面反馈绝非可有可无,作为设计师,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以怎样的方式将其运用在网站当中

iOS Wow体验 - 第七章 - 操作图例与触屏人机工学 »

本文是《iOS Wow Factor:Apps and UX Design Techniques for iPhone and iPad》第七章译文精选,其余章节将陆续放出。上一篇:Wow体验 - 第六章 - 交互模型与创新的产品概念(2)

关于本套译文分享的详情及目录结构,请参考iOS Wow体验 - 译文分享说明

全文由C7210自发翻译(编译),并首发于Beforweb.com,如需转载,请注明译者及出处信息。英文原书版权由Apress所有,中文引进版的版权由相关出版社所有。

相比于前几年,如今的触屏设备已经成为市场当中的绝对主流了。不过即便如此,人们对于这类设备的人机物理交互方式仍然缺乏足够清晰的认知与理解。市面上的很多应用虽然在功能方面都相当的酷,但是从人机工学的角度来看,它们的设计却非常不合理。这些应用能够很有效地激发用户的好奇心,吸引他们去下载,但通常会由于用起来相当不舒服而被用户很快地卸载掉。

我们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自己的产品上。花点时间来了解一些这方面的基本常识是很有必要的,本章所要展示的一些基本概念将为你的实际设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Pages